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3集课程复讲

魏代霞学长

  
    1.“勿践阈、勿跛倚、勿箕踞、勿摇髀”在站或坐时要注意什么? 站时要挺拔,女性姿态要优美,男性双脚与肩同宽,双手自然下垂。站时注意不要踩着东西,不要一只脚站立,或是身子倚靠什么,腿不要晃。坐时脚也不要踩东西,两腿不要大大的张开,尤其女性,双腿要并拢,双脚稍微向一侧弯曲,右手握住左手,搭在左腿上,坐在椅子三分之一处。而男性腿可以稍微张开一点,两手放在双腿上,会显得很威严。这样做让我们时时养成谨慎的态度,“不以善小而不为,不以恶小而为之。”不踩东西也是惜物的表现,时时观照我们的动作行为,“慎独”,自己独自相处的时候,动作更要谨慎。防止养成散乱、轻慢、随意的不良习惯。
    2.为什么一个人讲话要在那里晃? 是因为内心焦虑不安,很难专注在当下,虽在讲话,而事实是在应付,表现一个人的心很难定下来。处处观照我们的举手投足,时时保持一种恭敬,一种礼节的分寸。      
    3.“揖深圆、拜恭敬”礼节的表现要遵循什么原则? 鞠躬时动作到位,九十度。要发自内心的恭敬,这样别人也自然能感受到。要做到“诚于中,形于外。”
    4.“缓揭帘、勿有声”是在培养什么学问?一是让我们时时心里装着别人,动作轻缓,以免影响他人,引起别人的不愉快,时时处处替别人着想,让我们的心柔软起来,培养一颗仁慈之心。二是东西轻拿轻放,可以避免物品损坏,延长它的使用寿命,也是惜物的表现。三是培养自己做事细致,不粗鲁,以免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。
    5.教导孩子要秉持着什么原则? “禁于未发之谓豫”,这叫预防法,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,事先教给孩子该怎样做。在孩子没有犯错的时候,就要告诫自己孩子犯错误是教育的最好时机,不要义气用事,不要发脾气。
    6.能力不够就不能弘扬中国文化吗?不是的,我们要在学中做,做中学。不要等社会乱了,再来做,就太晚了。我们是失教的一代,不要让下一代也和我们一样。“学而后知不足,教而后知困,知不足而后自反也,知困而后能自强也。”教学才能相长。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